所謂指的是兩種塑膠材料在同一臺注塑機上注塑,分兩次成型,但是產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。通常這種模塑技術也叫雙料注塑,通常由一套模具結束,且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。在使用時,為了得到非常好的制作作用,我們需要了解以下有關技術要害。
1.Cavity的兩個形狀是不一樣的,分別成型1種產品。而Core的兩個形狀完全一樣。
2.模具的前、后模以基地旋轉180o后,有必要符合。計劃時有必要做這個查看動作。
3.留意頂針孔的方位,最小距離210mm。大的模具須恰當添加頂棍孔的數量。并且,因為注塑機本身趁便的頂針不行長,所以我們的模具中有必要計劃加長頂針,頂針長出模胚底板150mm擺布。后模底板上有必要計劃2個定位圈。
4.前模面板加A板的總厚度不能少于170mm。請仔細查看這種類型的注塑機的其它參看數據,比如,最大容模厚度、最小容模厚度、頂棍孔距離等。
5.三板模的水口最佳能計劃成可以主動脫模動作。分外要留意軟膠水口的脫模動作是不是可。
6.前側SPRUE的深度不要逾越65mm。上側(大水口)SPRUE的頂部到模胚基地的距離不小于150mm。
7.在計劃第2次注塑的CAVITY時,為了避免CAVITY插(或擦)傷初次現已成型好的產品膠位,可以計劃一有些避空。但是有必要慎重考慮每一處封膠位的強度,即:在注塑中,是不是會有在大的注塑壓力下,塑膠發(fā)作變形,致使第2次注塑或許會有批鋒發(fā)生的或許!
8.注塑時,初次注塑成型的產品尺寸可以略大,以使它在第2次成型時能與另一個CAVITY壓得更緊,以抵達封膠的作用。
9.留意在第2次注塑時,塑膠的活動是不是會激動初次現已成型好的產品,使其膠位變形?如果有這個或許,必定要想辦法改善。
10.在A、B板合模前,要留意前模Slider或Lifter是不是會先復位而壓壞產品?如此,有必要想辦法使在A、B板先合模,以后前模的SLIDER或LIFET才干復位。
11.兩CAVITY和CORE的運水布置盡量充分,并且均衡、一樣。
12.99%的情況是先注塑產品的硬膠有些,再注塑產品的軟膠有些。因為軟膠易變形。
常州萊力奇塑業(yè)是一家從事產品計劃、雙色模具制作、塑膠制品出產,集塑膠電子產品制作一體的科技公司。